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2022年3月30日
試驗員培訓考證辦理
報名電話:055165665507 18256995388,地址:合肥市廬陽區六安路9號,學校網址:m.ufgjnljlwltky.com
試驗員是指做試驗方面的人員。試驗員包含很廣,可以是鐵路上的試驗、公路及市政方面的試驗等等一切關于試驗的工程。
主要工作
一、按照設計要求,做混凝土、砂漿、灰土等配合比通知單,并將配合比做框、制表掛于混凝土、砂漿攪拌機旁邊。
二、隨時監督配合比的正確使用。
三、認真做好各種材料的取樣、送樣、試驗、化驗、檢驗、復試工作及報告。
四、收集、整理好各種進場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及材料質量檢驗單。
五、按規定認真做好混凝土、砂漿試塊。
六、管理好標養室,做好試壓工作,填寫好混凝土、砂漿(成型日期、試壓日期)表格。
七、做好混凝土、砂漿過磅計量臺帳。
八、配合好項目經理及項目部的工作。
掌握知識:
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路用建筑材料試驗檢測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試驗操作技能,其中涉及砂石材料、水泥和水泥混凝土、瀝青和瀝青混合料等。通過了解、熟悉、掌握三個層次,考查參考人員對有關路用材料方面試驗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方法、實際操作的熟練程度。相關內容主要參考2004年版的《路基路面試驗檢測技術》,其中的第五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內容。同時要熟悉相關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施工規范等內容。(二) 主要考試內容1.集料(石料)(1) 粗集料1)基本概念了解:集料的定義,標準篩的概念。熟悉:集料劃分方法,粗細集料最大粒徑和公稱最大粒徑概念。2)技術性質①集料物理性質a.密度了解:粗集料(涉及石料和細集料)的各種密度定義。熟悉:密度常用量綱,不同密度適用條件。掌握:表觀密度和毛體積密度的試驗操作方法、結果計算。b. 吸水性和耐候性了解:吸水性和耐候性定義。熟悉:砂石材料空隙率對耐候性的影響。c.顆粒形狀了解:針片狀顆粒對集料應用所造成的影響。熟悉:針對兩種不同應用目的針片狀顆粒的定義方法。掌握:適用不同目的針片狀顆粒檢測操作方法,以及影響試驗的重要因素。②力學性質了解:各力學性質的定義及力學性質內容。熟悉:每種力學性質試驗結果計算及檢測結果含義。掌握:各項試驗的操作內容、步驟及影響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注意分別適用于水泥混凝土或瀝青混合料粗集料時的各項試驗操作方法上的特點和區別。a. 壓碎試驗了解:壓碎試驗的目的。熟悉:兩種適用不同目的壓碎試驗操作區別,試驗結果含義。掌握:不同壓碎試驗操作步驟。b. 洛杉磯磨耗試驗了解:洛杉磯磨耗試驗目的。熟悉:兩種不同試驗方法的區別所在。掌握:洛杉磯試驗操作步驟,試驗結果所表達的含義。c. 沖擊試驗了解:沖擊試驗目的。掌握:沖擊試驗操作步驟,結果所代表的含義。d. 磨耗試驗和磨光試驗了解:兩項試驗的目的。熟悉:兩項試驗操作的原理,試驗結果所代表的含義。兩項試驗的聯系和區別。③化學性質了解:石料或集料化學性質涉及的含義。熟悉:化學(性質)組成與集料酸堿性之間的關系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混合料應用過程中所帶來的影響。3)粗集料(石料)的技術性質要求了解:石料的技術性質要求。熟悉:粗集料技術性質要求的主要內容。(2) 細集料(砂)的技術性質1)砂的技術性質了解:砂的技術性質涉及范圍,篩分和級配的概念;砂中有害成分的類型,檢測的基本概念。熟悉:細集料篩分操作過程、所涉及的各個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篩分結果和表達描述集料級配的方法。掌握:(細)集料篩分試驗的操作過程、影響試驗準確性的各種因素,篩分結果的計算方法;細度模數的計算方法和含義,砂粗細程度的判定方法。2)砂的技術性質要求了解:砂的技術性質主要內容。(3) 礦料級配合成熟悉:礦料的級配類型,各級配類型的特點。了解:級配曲線的繪制方法,級配范圍的含義。掌握:合成滿足礦料級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圖解法。2.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1) 水泥1)水泥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見五大水泥品種的含義、大致特點及適用范圍;水泥的生產過程、摻加石膏及外摻料的原因所在。2)水泥的技術性質①物理性質a. 細度了解:水泥細度大小對水泥性能的影響。熟悉:表示水泥細度的概念——篩余量和比表面積;負壓篩法是標準方法,水篩法是代用法。掌握:常用篩析法檢測水泥細度的操作方法和特點。b. 水泥凈漿標準稠度用水量了解:什么是水泥凈漿稠度和標準稠度;確定水泥凈漿標準稠度用水量的意義。熟悉:兩種標準稠度測定的方法——標準方法(維卡儀法)和代用法(試錐法)的試驗原理。兩種方法各自對標準稠度判斷方法。掌握:維卡儀法稠度測定的方法;試錐法中調整用水量法和固定用水量法的關系及操作過程。c. 凝結時間熟悉:水泥凝結時間的定義、凝結時間長短對工程應用的意義。掌握:凝結時間測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d. 安定性了解:水泥安定性定義、安定性好壞對工程帶來的影響。熟悉:安定性測定的標準方法——雷氏夾法;代用法——試餅法;②力學性質了解:水泥力學性質評價方法——水泥膠砂法。熟悉:影響水泥力學強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計算方法及結果數據的處理方法。掌握:水泥膠砂試驗的操作方法。③化學性質了解:的涉及的內容,對水泥性能產生的影響。熟悉:游離氧化鎂合氧化硫對水泥安定性的影響及其評價思路。3)水泥技術標準和質量評定了解:水泥技術標準的主要內容。熟悉:與常規試驗相關的物理力學指標;水泥強度等級的判定方法。掌握:廢品和不合格品水泥的判斷方法。(2) 水泥混凝土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了解:混凝土材料組成、普通混凝土的概念。2)混凝土技術性質①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了解:混凝土工作性的定義;維勃稠度試驗方法。熟悉:坍落度試驗的操作原理,試驗過程中評定工作性的方法;影響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掌握:坍落度試驗操作。②混凝土拌和物凝結時間了解:混凝土凝結時間的檢測方法,注意事項。③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學強度了解:混凝土強度等級確定思路;影響混凝土力學強度的各個因素。熟悉:立方體混凝土抗壓試塊和梁型混凝土抗彎拉試塊成型方法;炷翉姸荣|量評定方法。掌握:抗壓和抗彎拉強度試驗操作方法,結果計算以及試驗數據評定方法。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了解:配合比設計滿足要求,設計步驟。熟悉:組成水泥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熟悉:設計過程中各個步驟的主要工作內容,操作原則。① 初步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配制強度和設計強度相互間關系,水灰比計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計算方法。② 試驗室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工作性檢驗原理,及工作性調整思路。③ 基準配合比射界階段:熟悉強度驗證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④ 工地配合比設計階段:熟悉根據工地砂石含水率進行配合比調整的方法。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表達方法,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原理。3.瀝青和瀝青混合料(1) 瀝青材料1)瀝青基本概念了解:瀝青大致的分類,瀝青組分的概念。掌握:瀝青適用性氣候分區原則,分區方法。2)瀝青的技術性質①針入度了解:瀝青粘滯性含意,針入度所表示的意義,瀝青粘稠性的關系。通過延度指標得到的針入度指數及其針入度指數所代表的含意。熟悉:影響瀝青針入度試驗的條件,針入度與瀝青標號的關系。掌握:瀝青針入度試驗操作方法。②軟化點了解:軟化點所代表的瀝青性質,軟化點與瀝青粘滯性的關系。熟悉:影響軟化點試驗的因素。掌握:軟化點試驗操作方法。③延度了解:延度所表示的瀝青性質,瀝青三大指標的含意。熟悉:影響延度試驗的條件。掌握:延度試驗的操作方法。④耐久性了解:引起瀝青老化的因素,現行規范評價老化的方法。熟悉:老化的瀝青三大指標的變化規律,經歷老化后瀝青抗老化能力評價方法。瀝青老化試驗方法。⑤密度熟悉:瀝青密度檢測方法。⑥蠟含量了解:蠟含量試驗方法的基本概念,操作過程。熟悉:蠟對瀝青路用性能的影響。3)瀝青技術要求了解:瀝青等級概念,技術標準涵蓋的內容。熟悉:瀝青標號的劃分依據,不同標號瀝青適用性的大致規律。4)其它瀝青材料了解:乳化瀝青和改性瀝青的定義及應用目的。熟悉:改性瀝青常用方法,SBS改性瀝青的特點;乳化瀝青的乳化原理。(2) 瀝青混合料1)瀝青混合料基本概念了解:瀝青混合料類型的劃分,瀝青混合料的結構類型及其特點。2)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①高溫穩定性了解: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的含意;高溫穩定性不好時瀝青混合料所反映出的問題。熟悉:評價瀝青混合料高溫穩定性關鍵試驗方法——車轍試驗。掌握: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方法。②耐久性熟悉:評價瀝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標——空隙率、飽和度、殘留穩定度。③其它了解: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3)瀝青混合料技術要求熟悉:瀝青混合料各項技術指標定義,所代表的性能。掌握:空隙率大小對混合料性能影響4)瀝青混合料試驗①馬歇爾試件制作方法了解:馬歇爾試件材料組成計算方法,馬歇爾瀝青用量大致范圍確定方法。熟悉:瀝青混合料中瀝青用量表示方法,瀝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義及二者之間的換算方法。掌握:成型馬歇爾試件溫度控制要求,影響試件制備的關鍵因素。確定一個標準馬歇爾試件拌和物用量計算方法。②馬歇爾試件密度檢測熟悉:馬歇爾試件不同密度定義,常用密度檢測方法。不同密度檢測方法的適用性。掌握:馬歇爾試件毛體積密度和表觀密度及理論密度試驗操作過程。③馬歇爾穩定度試驗熟悉:穩定度和流值所表達含意,試驗結果數據評定方式法。試驗影響因素的控制。掌握:穩定度試驗操作過程。④車轍試驗了解:車轍試驗目的意義。熟悉:車轍試驗操作方法,試驗條件,結果所表示的含意。⑤瀝青與礦料粘附性試驗了解:影響瀝青與礦料之間粘附性的原因所在。熟悉:針對不同粗細粒徑礦料的兩種試驗方法,試驗結果的評定方法,粘附等級的劃分思路。掌握:水煮法和水浸法操作步驟。⑥瀝青含量檢測試驗了解:幾種常用瀝青含量檢測方法的原理。5)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①瀝青混合料組成原材料熟悉:各組成原材料的性質要求——適宜的瀝青標號選擇方法、粗集料級配及其與瀝青粘附性改善方法、礦粉應用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②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內容了解:設計內容——選擇一個適宜的礦料類型、確定最佳瀝青用量。熟悉:礦料設計中的礦料調整原則和調整方法。熟悉:瀝青混合料設計步驟——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驗證階段。了解:隨瀝青含量各個指標變化規律,以及相互間關系的繪圖方法。熟悉:各指標隨瀝青含量增加時的變化規律,規律形成的原因所在。